时间:2016-10-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木樨是桂花的古名。

前人的记载中,带有「桂」字的香料植物极多。如肉桂、菌桂之流,但因桂花的木质纹理似犀角,所以许它「木樨」之名,以示区别。

时光深处,岁月静好

古来评定花木的人,常用「仙」来评价桂花。虽然外形上未必十分有说服力,但想到香气,想到月亮,想到背后的传说……却是很合适的。

据说道教里曾将桂花当做升仙的食物;不知那些长老看到如今凡人们碗里的桂花板栗和桂花酒酿,会不会还作此感想?

说到桂花入馔,那可真是大大的亮点。

它香气浓甜,花朵又细碎轻巧,任凭什么寻常饮食,加上一勺桂花立刻活色生香,谁都得心应手。只是采桂花费事。

桂花入馔

我以前和朋友做桂花糖,就是很简单的,一层鲜桂花一层糖,码在瓶里等它发酵成酱,但在此之前,需先耐住大日头和蚊虫叮咬,采上满满一大袋子的花朵才行。

如果嫌费事,要偷懒也不是没有办法——拿干净的纸张或塑料薄膜铺在桂花树下,等着桂花自己落在上面就好了。那样不必辣手摧花,也环保些。

只是挑剔地再三鉴定后,仍觉得掉落的桂花不好:大多都开倦了的,并不如初放的新鲜花蕾更加香气充盈……谁在乎呢?看着那些小小的花混着白糖,渐渐发酵,形成均匀澄净的蜜糖色,就算是好了,打开盖子,甜香得一塌糊涂,且在新鲜的桂花香里又氤氲出一股沉淀之美,充分展现出时光和糖分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

煮小汤圆,做糯米糖藕(秋季的新藕和桂花也是绝配呀),或者牛奶冲麦片,糖桂花是最好的伴侣。两只小罐子可以吃上一整年,如此也不负当初采花时的辛苦了。

古往今来的文化一直推崇桂花,它本身又很适合作为食材,中国人自然不会放过。关于桂花的食谱多到不胜枚举。

《山家清供》有「广寒糕」,《清供录》有「天香汤」,顾名思义,都是以桂花为材而制。名号与食物本身一样引人入胜,真亏他们想来。

「桂浆」

屈原《九歌》里已有这名词出现,「援北斗兮酌桂浆」,写得飘飘欲仙

后世人对此有更深入的记载:「桂浆,殆今之桂花酿酒法。魏,有频斯国人来朝,壶中有浆如脂,乃桂浆也,饮之寿千岁。」——千岁肯定是不敢当了,但我想味道一定很好,才至于如此流芳百世。

前面说到桂花不耐雨,但后来我见到网上的照片,清秋雨水中,累累满枝的桂花沉甸甸落了一地,金灿灿黄澄澄地铺在湿漉漉的青石板间,真好像用桂花酒冲出来的一锅龟苓膏。连香味都还没尝到,就已经觉得醉了。

桂树秋日开花,春日结果。也有四季开放者,曰四季桂,但香味和形色都略逊一些。

白居易写《忆江南》,里面有「山寺月中寻桂子」的句子,桂子即桂树果实。它虽不常见,也无甚特别的风趣,但嫩嫩地点缀在春夜的桂树枝头,配上白先生安排的场景,后来也一直传为佳话。

”《陕西项目咨询》∣行在路上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shanxfl.com/yjhhy/yjhhy/13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