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炒米

炒米——最是儿时记忆,以前毎到过年,家家户户炒炒米,香香脆脆的炒米绝对是最佳零食,家里要是来了客人,也是要泡上一碗炒米茶,加上红糖,年的味道全在里面了。现在店里也有卖袋装炒米,但是总觉得不是当年的味道。

炸芋头圆儿

其他地方把芋头圆儿做成甜品不同,如皋的芋头圆儿能吃出肉味,但不腻,很健康。

浆糟

这是多少人小时候的最爱啊!记得以前去澡堂洗澡。洗完后在二楼看电视,然后就有人卖这个,用铝制餐盒装的,一盒一块。现在在夜市上还有人卖桂花浆糟,当然价格比起以前稍微贵了一些。夏季喝点这个真是极好的。

杨柳荞麦屑摊饼

此饼为清明前后食用为最佳!取细荞麦粉清水调开,加入少量小麦精粉。精盐味精少许,放入清明前采摘的新鲜杨柳嫩芽,切碎漫入。油锅中火烧热,将调好的面糊沿锅沿一周均匀洒下,并用锅铲将其均匀摊开。稍待成型,再加入油少许撒入葱花,沿锅沿铲下,小火慢焙至饼底略焦,折叠装盘!

黏糕

糯米方糕,这里“黏”字亦可取意“年”,象征“来年日子红红火火步步高升”……

炒蘘荷

如皋的做法一般是蘘荷炒蛋。小孩子可能不喜欢蘘荷的味道。大人们还是很喜欢的。

香塘芋、白塘芋

一搜香塘芋、白塘芋,又是满屏的“如皋”字眼。以前听爷爷说过一个民谣“香塘芋、白塘芋,弄点吃吃就家去。”

藿香饺

这绝对是小时候最爱的甜点呐!至今仍然大爱!能吃到这个真是满满的幸福啊!

盘水面

如皋的特色面,属于较为独特的拌面类。如今盘水面在如皋已鲜见,有些老店还在卖这个。

焦屑

此物如今甚少,多为稻米或大麦小麦等谷类干炒至略焦再研磨成粉制成。可以干吃,也可以加水拌成糊吃。

冷蒸

也有人把它叫做“冷冷”。此物相较“焦屑”更为罕见,本是因贫穷家庭在每年小麦灌浆后家中口粮不足以供给家庭食用,在这种青黄不接的时候,发明了这种特殊的食物……取刚刚灌浆的青麦(多为大麦)去壳,入锅小火干焙,烘熟后磨碎。食用时可按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盐或糖,麦香浓郁,入口糯韧,风味独特。但不可多食……

蟹黄包

如皋蟹黄包,提到蟹黄包,更多人想到的是靖江的,南京的,上海的。蟹黄包很多,但其他地方的都是薄皮的,汤很多。而只有如皋的蟹黄包是厚皮,胶馅的。

麻虾炖蛋

多种做法,还有薄荷炖蛋、文蛤炖蛋。

玉米糁粥

这个不用说了,如皋人的长寿汤。

韭菜扁食

以后不要说什么水饺、馄饨了。如皋人只吃扁食。

黑塌菜

这个叫黑塌菜,司空见惯吧。其实这也是如皋特产,是如皋特有的蔬菜品种。

烧饼和豆腐脑

虽说烧饼和豆腐脑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但如皋的烧饼和豆腐脑绝对有自己的特色。如皋烧饼薄,咸度适中。绝对的外酥里嫩。如皋豆腐脑汤多。豆腐薄,多放紫菜、榨菜、虾米。

油豆腐

这种街边小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臭豆腐。如皋油豆腐关键在油炸。当然也有人爱吃煮的。不知道又唤起了多少人的回忆呢。

荞麦扁团

流行于如泰地区。如皋人习惯往里面包花生或青菜之类的。

团儿

如皋的白面团子一般没有馅,蒸着吃。吃的时候放在装着碎花生糖的碗里拌一拌。好像只有过节的时候吃。

老酵馒头

这个很火诶。上中学时几乎每天傍晚都能听到人叫卖。

黄芽菜

小时候经常因为不知道黄芽菜学名是什么而发愁。现在才知道黄芽菜原来也是如皋特产。如皋种植黄芽菜至少已有年以上的历史。煮则汤若奶汁,炒则嫩脆鲜美,且耐贮藏,为冬令常备蔬菜。黄芽菜用来烧肉渣又是一道如皋名菜。

脱脂肉

不多说了,直接上百度百科——脱脂肉是长寿之乡江苏古城如皋的特产,以优质鲜猪肉为原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

蟹黄鱼圆

闻名便知其既有鱼的甜,又有蟹的鲜,简直是人间美味。不少地方都有生产蟹黄鱼圆,但比较正宗的应算江苏如皋白蒲镇出产的,蟹黄鱼圆也被誉为长寿食品。蟹黄鱼圆叫“蟹包鱼腐”,是白蒲人待客的必备菜,上桌时用一蓝青花瓷碗,洒一些青白相间的葱花,点几滴喷香的小磨麻油,圆润,柔嫩的鱼圆飘浮其间,色香味形一应俱全,让人忍不住筷子先行。且慢,此时还不能仓促食之,用筷夹易碎,还得用汤勺勺之,轻轻啜一口,再吹一口气,此时牙齿轻轻对合,舌尖悄悄前拥,一股鲜美的蟹黄汁和着柔嫩,滑润的鱼肉像一小溪从齿间、舌头流过,让你品尝到美食的最佳境界,蟹黄富含氨基酸等物质以及鱼圆的独特做法让其成为长寿食品的又一大名菜。

野鸡丝

“野鸡丝”这道菜绝对是南通的老味道了,在南通已经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南通人餐桌上独一无二的菜式。酱菜中的甜包瓜、纯精猪肉里脊、鲜嫩生姜切成细丝,同锅炒制烹饪而成的野鸡丝,口味是甜中透咸,既香又鲜,透出丝丝生姜的辣味,吃在嘴里油而不腻,甜包瓜的脆嫩和里脊丝的糯滑相得益彰。

芦穄

卖甘蔗的总说“甜如初恋”,可是初恋的味道,并不全是甜。芦穄的羞怯青涩,其实更适合形容初恋,每一口,都让人想起那最难以忘怀的青葱岁月。

萝卜皮

山东苹果莱阳梨,不及如皋萝卜皮。

白蒲茶干

白蒲茶干(全称白蒲“三香斋”茶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是南通地方久负盛名的传统风味土特产。“白蒲茶干”选用优质大豆,多种香料精制而成。内含易于人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及人体所必须的维生素B1、B2和钙、磷、铁等,还含有动物性食品所缺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弥补动物菜肴的缺陷,对于增补人体和营养极为有利。茶干又味美香芳,富有韧性,色泽美观,形状方且薄,别具一格,经济实惠,弛名四方,极受群众欢迎。

林梓潮糕

林梓潮糕是江苏如皋地区汉族传统糕类名产。始创于清雍正壬子年(公元年),距今近三百年的历史。为江苏特产、苏北名点,名倾大江南北,《江苏名菜名点》一书曾作介绍。“老万和”茶食铺就因制作潮糕而出名。几百年岁月流逝,“老万和”依然古朴典雅,声名远铎,保持着传统手工工艺的特色。其工艺精细、配方独特、用料考究。以上乘粳米为原料,踞春手筛,拌和白糖、桂花、松仁、桃仁等,荷叶垫笼底,制成圆形糕坯,辅以精湛、稔熟之刀工,纹理清晰、疏密均匀、深浅适中,水蒸而成。出笼不粘手,久放不落屑,香而不浊,甜而不腻,柔润爽口,清雅纯正,既是长寿食品,又是馈赠佳品。

董糖

董糖是明末如皋名士冒辟疆的爱妾董小宛亲制而成。据清道光庚寅年《崇川咫闻录》载:“董糖,冒巢民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故至今号秦邮董糖。”明亡,冒辟疆(巢民)偕董小宛归隐如皋水绘园。海内名流,常集是园,诗酒唱和。小宛制酥糖飨客,其味佳美,为客称道。遂以流传。其特色是入口易化,酥松香甜,食之口齿留香,回味久长,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余年来誉满大江南北。

肉松

如皋肉松是江苏地区汉族名菜。属于苏菜系,味道咸甜。如皋肉松的生产始建于年,建国后由如皋肉联厂生产。原为“太仓式”肉松,由于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研制最佳配方,已形成了如皋肉松自己特有的风味。

油渣

“油渣”、油渣儿全称叫“猪油渣儿”,又称猪板油、猪网油。是人们用肥猪肉炸油所剩下来的肉渣。炼完后出油渣儿,在锅里再煮一次,加花椒、大料,吃的时候,搁芝麻酱、酱油,香而不腻。每逢过年过节,皋人总要熬上一锅油渣,熬出来的猪油可以做菜,吃面的时候也可以来上一点!非常可口!

我是回忆的分割线

最美的是回忆,最期待的是未来

最需要过好的是现在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那些至今念念不忘的老味道

有时间的话不如再去尝一尝

吃着曾经的味道,回忆那年那月那日那人

和那个时候的自己

说一声:你好

广告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得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shanxfl.com/yjhhy/63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