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8/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https://m.39.net/pf/a_13150497.html

近年来,崂山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部署要求,锚定崂山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片区建设目标,将非遗系统性保护与文化“两创”实践紧密结合,根植于崂山深厚的文化土壤,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育人才,在非遗传承创新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独特的“崂山样本”。目前,全区共有非遗项目8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7项、市级11项、区级64项;非遗工坊38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10家、区级27家;山东省文化生态名镇1处;市级非遗体验基地1处。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螳螂拳

△螳螂拳传承人王勇

△螳螂拳传承人陈乐平

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于七所创。相传,于七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明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制了螳螂拳法。于七为华严庵第三代住持,螳螂拳从崂山传出后,逐渐形成山东半岛的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鸳鸯螳螂等主要流派。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崂山道教武术

△崂山道教武术传承人匡如湖

崂山道教武术是中国道教武术的一个重要门派。据《太清宫志》记载,张三丰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是崂山拳术武当派之祖。后来,崂山道教内家拳的代表人物——匡常修道长开创了“崂山道教武术”,包括“崂山玄功拳”“崂山玄真拳”“崂山龙华拳”“崂山龙华剑”等武术套路。崂山道教武术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刚柔并济,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独创的一种武术形式。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地功拳

△地功拳

地功拳始于清末,距今已有余年历史,是以跌、扑、滚、摔为基本动作,配合各种手法、腿法、步法、步型等形成的组合与套路练习。主要特点是以跌扑滚翻的摔跌动作诱敌入彀,败中取胜。年入选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尹式八卦掌

△尹式八卦掌传承人李国华

尹式八卦掌是清朝八卦掌创始人董海川大弟子尹福先师承师所创,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拳理源于易学,走架行于八卦,外形取于八象,技击与养生兼具,武道与易道相生,其突出特征,可概括为十六字:掌易相容,象形取意,内气外功,性命双修。年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陈式洪派太极拳

△陈式洪派太极拳传承人苟蔚东

陈式洪派太极拳外形俭朴大方,内容精细丰富,招招有缠法,处处走缠丝劲。每一个动作从头到脚都有转法,带动身上经络穴道,影响内脏的新陈代谢,有祛病强身的功效。该拳法重视三节的配合,九宫的变化,用意不用力,以柔克刚。年入选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往期回顾

Review

免费!半价!跟着毛不易“冒险精神”巡回演唱会一起游崂山~

青岛首个!免费预约!全是“崂”味道!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hanshanxfl.com/yjhgx/yjhgx/38520.html
------分隔线----------------------------